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城乡养老保险测算表查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城乡养老保险测算表查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职工养老保险的档案怎么查看参加工作的时间和年龄?
首先要纠正题主问题中的一个错误
职工养老保险是没有档案的,档案和养老保险的确存在一定联系,但并不存在记载养老保险的档案。而是通过个人档案来核定养老保险金。
其次,我们来说一下如何核定养老保险金。
退休后领取到的养老保险金是由三部分相加得出的,具体是由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计发金额三方面计算得出来的。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计发金额是根据实际缴费金额计算而出的,过渡性养老金是通过档案中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得来的,这里需要解释一下视同缴费年限,大部分地区和企业是1992年开始实施社保制度,而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可以通过档案中的工龄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从而进一步核定退休后养老金。
最后,说一下如何核定工龄和出生年月
- 核定工龄:
通过个人档案九类材料中的招工表、报到证、转正定级表来确定参公时间;在结合九类材料中的调资表、调转表、任职文件等材料核定具体工作单位和工作时间,二者相互印证后得出具体工龄。
若存在下乡或者参军等经历的,还需要查看相关知青文件材料和入伍登记表。
- 核定出生年月:
通过档案中最先最早的一张有效力文件(大多为入团志愿书、高中生登记表、高中毕业生登记表等等)来核定出生年月,若此表有涂改,在能够识别涂改前年月的,以涂改前年月认定,无法识别的需要整体分析研究,看是否存在重复得利情形,若不存在则以涂改年龄认定。若存在重复得利情形,按照避免得利的情形进行认定。
职工工作时间,和年龄出生日期认定,在申请办理退休时,人社局社保中心会调阅档案;以个人档案袋中,第一份原劳动局招工批准“文件号”,有日期说明,下乡知青的批准日期,入伍征兵办(人武部)批准日期,包括“知青待业”劳动局批文函),必须是劳动部门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批文(函);年龄认定为个人身份证,如果档案年龄和出生日期,与***有差错,必须先证明更正,正常情况下,以第二代***(参加社保时的出生日期),由于以前个人档案是手写,字迹不规范,甚至出现出生年月日,有多个不相符;依第一张表格日期为准。眀显比***有很大差错的,需要个人向所在地派出所户籍科查找底册,并复印件证明盖章。如查不到的,依后出生日期,推迟办理退休手续。
近几年办理退休手续的人,遇见这些事太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差错多。
①:个人档案姓名,与***姓名有笔划,简繁体字错误,同音字笔误等,这些情况需向派出所户籍科申请更正。
②:个人档案出生年、月、日,与第二***年、月、日,有差错。一般年份出入大,要求证明更正,月份误差不大,就推迟几个月办理退休手续。
③:初始参加工作的年龄,明显不符,有的未满16周岁,就已工作几年了。但是有文,人社局是不认可的。去年我地一男同志,60岁退休,按档案累计工作年限有46年,也就是14岁在父母单位待业,人社局不认可,以16岁知青下放批文为依据,工龄认定为43.8年。
④:甚至有档案姓名与第二代***参保的账户姓名,不是一个人。这主要是以前参加工作时(当兵)用原姓原名(曾用名),参加工作多年后,在办理二代***时,经公安局派出所更改姓名,将更改后姓名参加社保缴费,可退休时遇到这种情况,比较麻烦,要向户籍所在地公安局申请,经核实后,有局长批准方可,递交社保中心办理退休手续。
等等
以上供参考,如果你有这类情况,请在未退休前,及时申请纠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乡养老保险测算表查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乡养老保险测算表查询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