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城乡养老保险有啥区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城乡养老保险有啥区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区别?
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的城乡居民。其中三类人员不能参加:(1)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2)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3)享受国家、省、市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人员。
第二、强制性不同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自愿参保。
职工养老保险:按月缴费,缴费基数按照职工上一自然年度工资性收入总额除以实际发放工资月数确定,依照一定比例进行缴费。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南京市缴费基数下限为3368元,上限为19335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年缴费,自愿选择缴费档次,***根据居民缴费多少给予补贴,与个人缴费一同存入个人账户。
职工养老保险,交费跟当地全省口径平均工资直接相关,职工养老实现省级统筹,每年省人社厅公布全省口径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比如平均工资6286元;那么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最低交6286*60%=3771元;最高可以交6286*300%=18858元
在职人员:单位交16%,个人交8%,最低交每个月交3771*8%=301.68元
灵活就业人员,每个月交20%,最低每个月交3771*20%=754.2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交费档次通常是100-6000元之间,分成十几个档次,个人可以年交1000元,年交2000元或年交500元等,从这里可以看出居民养老保险交费压力小的多,自然待遇也会低不少。
区别三:缴费年限不同
一是实施的范围不同。事实单位养老保险是指国有、集体、外商、民营企业及其职工以及事业单位中实行劳动合同职工;
后者是指上述单位中解除劳动关系人员、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临时性就业人员以及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
二是缴费的基数和比例不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基数为实发工资或以社平的60%-300,%,比例为28%;后者为以社平的60%-100%,比例为20%。
三是待遇有一定区别。事业单位为男60周岁、女55或50周岁退休,后者女只能是55周岁退休(退休前5年下岗失业的可50周岁);前者退休后每次待遇调整要高于后者;前者退休后死亡的有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困难补助,后者只丧葬费
***补贴。城镇居民医保缴费标准总体上低于职工医保,在个人缴费基础上***给予适当补贴;
三是待遇标准不同。城镇居民医保由于筹资水平较低,医疗待遇标准总体上略低于职工医保。
四是缴费要求不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设立最低缴费年限,达到缴费年限(男25年、女20年)的,退休后不再缴费即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不设立最低缴费年限,必须每年缴费,不缴费不享受待遇。
城乡基本养老与补充养老保险区别?
1、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国家强制企业和劳动者参加,资金由国家、企业与个人三方共同负担,不足部分国家承担最后支付责任;不冲养老保险则***用自愿原则,国家给予税收政策支持,实行个人账户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方式。而补充养老保险则***用自愿原则,国家给予税收政策支持,实行个人账户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方式。
2、在资金筹措方面,补充养老保险的资金筹措和运营具有自己的特点,一般不***取基本养老保险普遍实行的"现收现付"制,而***取基金积累方式,需要进行保障投资安全前提下的专业化的市场化投资。
3、补充养老保险的责任主体是企业,企业和职工承担因实施企业年金***产生的所有风险,国家和***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管者不直接干预补充养老保险***的管理和基金运营。而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强制管理的,也是适龄在职人员所需购买的,一般包括在社会保险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乡养老保险有啥区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乡养老保险有啥区别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