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城乡养老保险扶贫政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城乡养老保险扶贫政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综合保障性扶贫?
综合保障性扶贫:包括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特困供养、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居民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缴纳费用均由区财政承担,区养老保险发放标准为城市标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标准为726元/人/月;特困供养发放标准为943.8元/人/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标准分为两档,第一档为一级、二级残疾人,发放标准为111元/人/月,二档为***、四级残疾人,发放标准为66元/人/月;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标准为60元/人/月(此项仅一级、二级残疾人享受)。
综合保障性扶贫在满足深度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的同时,也为开发式扶贫保驾护航。
首先,保障性扶贫的提出是为了满足深度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在当前脱贫攻坚中,难以通过开发式扶贫措施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占比增加,这些贫困人口由于自身能力限制或者外部生存环境约束,难以通过自身力量走出深度贫困的境地,其具有较高的脆弱性,无力抵抗生理、自然和市场风险。在此前提下,国家和***即通过有条件或无条件的财政转移支付,来满足深度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需求:尽可能为其提供合适的物资、照料、服务以及费用减免,以降低其因风险的冲击而出现的生活质量的下落。只有当最困难的深度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时,贫困人口才算“真脱贫”,农村脱贫攻坚的工作才能真正做到“脱真贫”。
其次,保障性扶贫也能助力于开发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保驾护航。不同于开发式扶贫旨在激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动力并予以发展支持,保障性扶贫的核心在于为贫困人口织密社会安全网。当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积极探索、谋求发展时,其承受的风险必然会增加,此时,保障性扶贫措施就会对其“不论何时都能够保证基本生活需求”做出承诺,以缓解其发展的后顾之忧。可以说,两种扶贫方式相得益彰,且不可相互替代。此外,保障性扶贫的核心举措是社会保障兜底脱贫,而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即具有稳定社会环境、维护社会公平的积极作用。因此,保障性扶贫不仅能够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还能够促进社会与地区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可谓事半功倍、一举多得。
什么叫扶贫户资助?
扶贫户的意思是指家庭成员年平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的农户。
国家会想方设法对这些农户进行政策扶贫,通过国家扶持,一旦家庭年收入高于贫困标准了,那就不再属于扶贫户了。一般由扶贫部门管理。
农村低保户是家庭成员平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生活最低保障标准的常住农村居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贫困家庭,他们一般是因为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户,这些家庭成员很难通过努力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只能够靠领取低保金生活下去,所以国家会给这些家庭最低的生活保障金,让他们可以继续生活下去。一般由民政部门登记管理。
持有当地农村户口、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且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含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
2、民政部门、劳动部门、残联颁发的伤残证、指定医院出具的劳动能力状况证明;
4、村委会出具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及承包或承租的拥有使用权或经营权的耕地、山林、水面等生产资料数、质量情况证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乡养老保险扶贫政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乡养老保险扶贫政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